低收入被丁克家庭增多 拒绝穷三代
低收入被丁克家庭增多 拒绝穷三代
时间:05-24 13:32
来源:女娲健康社区
女娲导读:丁克家庭是“兴趣”,而在中国,一些丁克家庭是“无奈”。中国“丁克家庭”大致有两个组成部分:一是部分年轻人在思想观念上就崇尚丁克家庭,追求丁克生活,这是属于新潮流。
前几年,“丁克”之风盛行,不少有良好事业和收入的夫妻都加入“丁克一族。。.其实,拒绝生育才是衰老早至的祸根,而适时生育倒能实实在在地帮你挽留生命,那么为什么低收入拒绝生育,要选择过着丁克族的生活呢?跟着女娲小编一起来看看!
一位外国专家讲过这样的话:“一个民族的文明质量,可以从这个民族照顾老人的态度和方法中得到反映。而一个民族的未来,则可以从这个民族照顾儿童的态度和方法中预想。”中国“婚恋危机”的一个突出特点是:现在“养小”养不起,未来“养老”养不起。
“养得起一个孩子”,在中国是一个沉重的话题。现在城市的高房价、高物价、高工作压力、高医疗费用、高孩子养育成本,与人们的“低收入”形成了尖锐的矛盾,让人们生不起孩子、不敢生孩子。要抑制“丁克家庭”在中国的发展,就要解决“高孩价”问题,保证一个家庭能够养得起一个孩子,解决民生问题,必须解决民众敢于“生育”、能够养育一个孩子的问题。
生育、养育、教育——“养得起一个孩子”的含义
“养得起一个孩子”,有三个层次的具体含义。
一是在“生育”的意义上,每个中国家庭在主观意愿上都愿意“生育”一个孩子。据零点研究咨询集团公司2010年发布的“中国城市和农村居民生育意愿调查”显示:丁克意识在武汉高达9.9%,在北京为8.8%。中国的年轻人已经进入了“既不愿生孩子又不敢生孩子”的时代。
二是在“养育”的意义上,每个家庭在经济上都有能力“养育”一个孩子。2004年上海社科院的一份调研报告指出:0~16岁孩子的抚养总成本达25万元左右,如估算到上学等支出,则高达48万元!有经济实力的白领们生一个孩子就感到成了“孩奴”,那些“非白领阶层”养育孩子的困难,就可想而知了。
三是在“教育”的意义上,每个孩子都能够得到平等的“教育”机会和条件,不至于因为家庭困难而出现“上不起学”的情况。根据《当代中国社会结构》一书的数据:中国人口的文化素质比较低,2007年全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仅为8.2年,而英国、美国、法国等国家均在13年以上,韩国在12年以上。2008年,中国大学毛入学率仅仅是23.3%,发达国家却是在50%以上。中国研究生有学历者仅占总人口的0.12%,有其中相当一部分人并不从事实际的科研创造。中国教育不公平问题突出,公共教育投入过低。根据《国际统计年鉴》数据,发达国家的教育投入占国民总收入的5%以上,发展中国家在4%以上,2007年中国包括国家财政和民间投入才占3.9%。在高等教育适龄青年中,目前被排斥在高等教育门外的有75%左右,40%还是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。
拒生“穷三代”——一些家庭“被丁克”
在西方发达国家,丁克家庭是“兴趣”,而在中国,一些丁克家庭是“无奈”。中国“丁克家庭”大致有两个组成部分:一是部分年轻人在思想观念上就崇尚丁克家庭,追求丁克生活,这是属于新潮流,是“主动丁克化”。二是由于收入水平低,养育孩子困难大,不敢生孩子,结果被迫和被动走上了丁克化道路,成为“被丁克”家庭。在中国0.4%的家庭占有70%的财富的情况下,在收入差别扩大的情况下,大多数人的生育愿望自然就成为一种奢望,养不起孩子、不敢生孩子,自然就成为一个带有普遍性的突出社会问题。
中国多年前有一句话是“越穷越生,越生越穷”,指的是一种穷人喜欢生孩子的社会倾向。而现在出现新现象,就是“中国穷人不想生孩子”。一则题为“我不想给月薪2500元的穷老公生孩子,我错了吗?”的帖子在网上引发热议。发帖女子与丈夫结婚三年多,公婆盼着抱孙子,但是她拒绝生孩子,理由是不想生出一个“穷三代”,不想孩子一出生就输在起跑线上。她说,她和她老公的收入都很少,工作不稳定, “我们还要做近二十年的房奴”,“我和老公说过,等他的收入足以养活老婆孩子时,再谈生孩子的事情。但我心里明白,这基本是不可能实现的目标”。她说:“生了孩子就是害了孩子。亲友都询问我们为什么不要孩子,我们每次都回答说要赶时髦,做‘丁克家庭’,殊不知我们其实是‘被丁克’家庭,我们也想趁着年轻要个小宝宝。”
就“是否收入低就不能生孩子?”进行调查,近九成网友赞同,“收入低、不生育”。他们认为,在现代社会,没有较高的收入,不能保证孩子出生以后有好的物质保障,能够接受良好教育,那么孩子的前途和未来,眼睁睁就是个“穷三代”,还不如不让孩子出生。一位32岁的已婚女士说,不敢生孩子,养不起,生了完全是害了他,我自己混得不好也罢,但我不能祸害下一代。
在西方丁克思潮影响下兴起的中国丁克家庭,除了一些新潮式、享受式之外,特别需要关注的是“贫困式”、 “无奈式”。那是一种想要孩子却因经济限制而不能要的痛苦选择,是一种在“生存”和“生育”之间的被迫选择。本来意义上的丁克家庭,是夫妻有收入却故意不生小孩,而中国式“不能祸害下一代”的丁克家庭的产生,则源于夫妻因收入限制而不得不做出的自我约制。这是中国丁克家庭的悲哀,也是中国社会的悲哀。
“高房价”可怕——“高孩价”可悲
养孩子真的是件“烧钱”的事。零点研究咨询集团2010年发布的“中国城市和农村居民生育意愿调查”结果显示,在北京、上海、广州等一线城市,受访夫妻月收入的心理底线是8078元,才敢要孩子;在武汉、哈尔滨、太原、西安和昆明等省会城市,受访者的心理底线是5169元;县城地区则是4454元。这一调查结果,得到中国社会的广泛认同,有些人觉得再高一些才能“生育子女”,因为周围同事“生育子女”的经验足以证明。有人比喻说,在20世纪70年代的农村,生孩子就如同添双筷子。而现在,生孩子所花费的成本太高,导致人们“谈孩色变”,普遍有一种“生孩恐惧症”。
养孩贵、养孩难。有人统计,现在从小孩出生到上大学的花费,简直就是一个天文数字。一位妇产科专家介绍,20世纪70年代,生个孩子只要几元钱,80年代四五百元,90年代则要两三千元,现在已上涨到四五千元。有一位网友列出了每月孩子花费,包括医疗、吃穿、玩具等高达5000元,而他的工资仅有2500元,只能靠父母和岳父母“集资”支持。根据目前的政策规定,夫妻均为独生子女的,允许生两个孩子。而调查显示,在城镇地区的已婚受访者中,即便夫妻俩均是独生子女,也仅有42.7%表示可以生两个孩子,另外有56.2%表示只生一个孩子就好。
建设“摇篮工程”——实行“国家养孩”
比实行“国家义务教育”更重要的,是实行“国家义务养孩”。
“生育子女”不仅关系到每一位国民的福祉,而且关系到民族未来;不仅是一个重大的民生问题,也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、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。
在巨大的生存压力面前,教育、医疗、住房占去了收入的绝大部分,其中任何一项花费都会将人牢牢套住,而中国社会保障体系又比较脆弱,大量青年人奋斗的主要内容是生存,他们不仅困扰于自己这一代,而且渺茫忧患下一代。这不仅是公民个体的心理危机,更是一种带有相当普遍性的社会危机。那些养不起孩子的家庭,将被迫走上“丁克之路”,成为中国“丁克家庭”的后备军。防止出现更多的“被丁克家庭”,是一个重大的社会课题。
养育孩子,是家庭的责任,也是国家的责任,社会的责任。西方国家实行“从摇篮到坟墓”的福利制度,中国特色福利社会的建设也迈开了坚实步伐。而从摇篮到坟墓的体系中,“摇篮”这个环节是基础,这个环节又恰恰是一个薄弱环节。中国的摇篮工程,需要家庭“私费养孩”,也需要国家“公费养孩”,要对那些想生育孩子又生不起和养不起孩子的家庭实行“养孩子补助”,保证每个家庭能养得起一个孩子。
来源:女娲情趣 nvwa.ngnvip.com 夫妻那些事儿 nvwa.ngnvip.com/category/fqnx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