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个中年公务员的同爱经历(十三)……
庭。
但毕竟是自已的父母,毕竟含辛茹苦把我拉把成人,我有孝顺父母的责任和义务。我不知有什么事,不情愿地回了家。
原来是为我定亲的事。
在我们家乡有定亲的传统习俗。孩子到了十四、五岁,就算到了定亲的年龄,双方家长只要认为合适,就在媒人的撺掇下,男方给女方送彩礼,互相换贴(一张红纸上写上男女双方的年龄和生辰八字等),女方到男方家相亲,就把亲定下来了。所有这些全凭父母之命,媒妁之言,小孩子懂什么呀?一般过了这个年龄,就是大龄青年了,就不好找对象了。
恩格斯说过:“没有感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”。不知有多少夫妻组成没有感情的家庭,酿成一个个悲剧!
我父母说,我也二十多了,该定亲了,自从我考上大学后,不知有多少人上门提亲,现在有一个村支书亲戚的女儿,家庭富裕,忠厚人家,这孩子也老实本分,让我相看一下。
我村那位支书听说我回家了,风风火火赶到我家,一改过去那种趾高气扬的熊样,变得异常谦恭,鼓噪起如簧巧舌,先把女方夸得天花乱坠,说这女孩多么的老实,多么的能干,一次能挑百多斤柴草,她家多么的富有,存着多少斤地瓜干,对我是多么的满意。又说早就看出我多么有出息,多么有学问,小伙子多么的帅,两家多么般配……
够了,够了,我没等他罗嗦完,就丢了一句:我不愿意!你们谁相中谁要!
你现在看我有出息了是吗?以前你们做什么去了?我在上大学之前,怎么就不这么热心肠呢?还不是我家贫穷吗?还不是我家是黑五类吗?你们不是一直在压制我吗?现在都给我来提亲了,要是我来者不拒,国家婚姻法允许的话,恐怕三宫六院也装不下了!我好不容易逃出这叫我伤心的山沟,再娶一个农村故娘把我拽回来呀?
我一气之下马上回到了学校。
家里三番五次逼着我回家相亲。
我心情烦躁的很。
郑梅看出我的情绪不大对劲,偷偷问我怎么了,我把家里让我定亲的事告诉了她。
郑梅听罢嫣然一笑,说这是什么时代了呀,你父母还这么老脑筋,你要是趁不住气的话,我给你介绍一个。
我笑着说,你介绍吧,她是哪一位?郑梅脸一红,不再言语了。
我看出了郑梅的心思。她对我是有意的。我们一起办板报,相处是那么和谐;一块学交谊舞,配合是如此默契;她家里捎来东西,每次都送我一些;有一次我和她开玩笑,说把她介绍给志远,她说志远要象我才行;她从没有嫌弃我是农村子弟。她是一个文静、温和、善良、聪明、秀美的女孩。她有着志远一样的羞涩腼腆。我喜欢她文雅的举止,温柔的蕴藉,朦胧的神韵。
父母逼着我定亲,这是万不可能的;我正在求学阶段,完成学业是实现我人生理想的基础;学校不充许谈恋爱,不能因任何的过失,葬送了我的前程;郑梅是一个优秀的女孩儿,我是否该对她表明我的心迹?……
我一时心乱如麻,不知所措,正是:“停杯投箸不能食,拔剑四顾心茫然。”
我想到了志远。
志远是最了解我的知心朋友。从他的来信可以感知,通过在部队的锻炼,志远已具备了军人的气质和胆识。征求一下志远的意见,让他参谋一下,或许茅塞顿开。我立即给志远写了一封信。
不久,志远回信了:
亲爱的柱哥:
来信收悉,首先向你问好。
你我遇到同样的问题。前几天,我收到家里的几封来信,说自我入伍以来,也是不断有人上门提亲。象我们这样的年龄,在我们家乡是早就定亲了,过了二十岁,就是“问题”青年了,不是家境不好,就是小伙子有毛病,很有可能打光棍儿了。当然你我不在此列。
你和我的情况还不同,你毕业就是国家干部,是吃国库粮的了。我到现在入伍不到一年,将来是个什么结果,很难预料,能留部队最好。听说最近全国人大通过了《关于兵役制度问题的决定》,实行志愿兵制度,不能提干的话,到了一定年限,也可以复员安排工作。这些都不能如愿的话,只有退役回乡务农了。所以我不能象你一样明确拒绝,有合适的,我可能要定下亲来。
你在信中说,有一个青岛的女同学品貌兼备,可能对你有意,你要是喜欢她的话,我建议你不妨给她写一封信,表明你的态度,她要是同意,就交往下去,不同意也没有什么。考虑到学校纪律,你们可以秘密进行,你可不要图谋不轨呀?哈哈。
我真有些羡慕你了,可见“书中自有美如玉”这话是有道理的。我盼望你给我娶个好嫂子。可是我又有些忌妒了,以前我相依相偎的哥哥,现在却有他人投怀送抱了,我心里感觉酸酸的,是不是我心理不正常呀?哥?男大当婚,女大当嫁,本是天经地义的事,想到你将来组成家庭,我们再也不会那样在一起了,总觉不是滋味。好了,不说这些了,否则我要掉泪了。我一切很好,请勿挂念。我现在利用业余时间,也在读一些书,多学一些文化知识。我时常回想我们在一起的情景,既是甜密的,也是苦涩的。我一直在想你,你的一切使我魂牵梦绕。
到此止笔吧,下次在谈。祝你心想事成,并祝家中老人身体健康。
你的志远年月日
我读着志远的信,缕缕的思念使我黯然神伤。
志远说的有道理,我可以给郑梅写一封信,她是否接受我的求爱,只要我们隐密一些,只要不做越轨的事,不会有事的。
我是第一次写这种信,怎么样表达才恰当呢?正好这几天我们班同学们在争相传阅《中国青年报》,只因为报纸正在连载一部小说——《第二次握手》,这是一部描写爱情故事的小说,我看了后受了些启发。
《第二次握手》是我国当代文学史上最著名的文革地下文学作品,作者是张扬。小说初名叫《归来》,故事源自于作者舅舅的一段真实曲折的爱情故事,内容是关于丁洁琼、苏冠兰等老一代科学家的事业和爱情的:在旧中国报国无门,只好栖居异国他乡;新中国成立后毅然归来,献身祖国科学事业。在欢迎归国科学家的大会上,苏丁这对有情人第二次握手。小说叙述了一个美好的爱情故事,还塑造了周总理的形象。在“文革”时期,小说对于知识分子赞颂的立场,被认为其要害是“要资本主义‘归来’”,对周恩来歌颂,也使小说受到忌恨。小说以手抄本的形式流行于民间达16年。1973年初,四人帮以该书“利用小说进行反党”为由将该书作者张扬拘留审查,张扬一案被列入刑事案件中,作者险些被判处死刑。四人帮倒台后,张扬的案件经胡耀邦亲自过问,这位地下文学的作者才于1979年得见天日。
1979年1月22日,《中国青年报》在头版显著位置发了一条消息:《手抄本<第二次握手>是本好书》,随后在报纸上进行连载。现在看来小说非常“干净”,并没涉及到性,全部的肌肤接触大约也就是两次握手。还不如我和郑梅一次跳舞握的手多呢。就是这样的书,在当时也是被当作大毒草予以查禁的。
在文革刚结束的文化荒芜时期,这部小说刚一发表,同学们如获至宝一样地传阅。
我仿照小说中的一些语言,反复斟酌,偷偷给郑梅写了一封信,除了赞美以外,表明了我对她的喜欢。
当我准备第二天将信送给郑梅的时候,一件突发事件,使我的地下行动搁浅了。
上午刚一上课,班主任手里拿着一个信封,走上讲台,表情异常严肃,用眼晴扫了一下教室里的同学,声色俱厉地说:“现在有的同学受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蚀,个人主义作怪,无视学校纪律,缺乏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,忽视了世界观的改造,犯了严重错误!”
班主任顿了一下,清了清嗓子,扬了一下手中的信,继续说道:“同学们看,这是我们班一个男生给一个女同学写的情书,这是什么行为?这是道德败坏的表现!我们不能小看这个问题,这说明我们班有的同学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,不是认真地学习科学文化,以便毕业后报效国家,振兴中华!”
我心里一阵阵紧张,把手伸进口袋里,攥着那封还没有送出的“鸡毛信”,故做镇静,不敢出声,心想亏了还没有给她,否则……
他扶了一下眼镜,“这位同学已经充分认识了自已的错误的严重性,态度比较好,免予处分,但要
……